公告板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富裔實業(6264)今舉辦股東會,該公司2015年營收2.35億元,較前年成長1.37倍,但EPS(每股純益)仍呈現虧損,為-1.27元。而富裔今年有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建案「富裔河」完工交屋,另加上台北市延吉街飯店預備開幕,營收可望優於去年。富裔實業總經理劉建文指出,「富裔河」總銷約15億元,已售約9億元,預計在9月完工交屋入帳,「目前餘屋僅剩高樓層物件,近期已重啟銷售,公開約3周,每周來人約10~15組,現平均行情每坪約80萬元。」新建案除營建事業,富裔今年營運重點,將是年底開幕的POISPOIS飯店,該點位於延吉街、市民大道口,預計1~2樓將做特色餐廳,3~9樓做為旅館客房,訂12月底開幕。劉建文表示,飯店房價每晚平均約3500元,也不排除整棟出售,採售後回租方式營運,「全棟總價訂在16億餘元,陸續透過商仲業者接觸買家。」而富裔在北投區的首家溫泉旅店「隱隱湯呂」,已在6月初公告歇業。(詹宜軒/台北報導)
上架:10:06
更新:17:36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美成屋銷售 9年來新高

美國5月成屋銷售升高到逾九年來最高,房價更漲到新高水準,反映低利率和穩定的工作成長刺激需求升高,也顯示經濟擴張步伐仍然穩健。

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22日公布,美國5月成屋銷售大增1.8%,經季節因素調整並換算成年率為553萬戶,是2007年2月來最高水準。華爾街日報訪調分析師原先預測上月成屋銷售增加1.8%,達到555萬戶。

若與一年前相比,5月成屋銷售增加4.5%。分析師說,約占美國房市90%的成屋銷售數據強勁,為經濟展望樂觀的論點增添新的證據,應該有助沖淡5月就業成長急踩煞車導致的疑慮。

上月美國東北部地區成屋銷售增加4.1%,南部地區增加4.6%。在房價勁揚和存量吃緊的西部,成屋銷售更躍增5.4%。

不過,中西部成屋銷售滑落6.5%,但反映最近大幅成長後拉回的現象。

5月市場待售屋數量比4月增加1.4%,增至215萬戶。但供應量比一年前減少5.7%。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公投選擇脫歐對英國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但同時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也毫無先例。即便在2018年前英國的貿易和立法實際是「一切照常」,這一巨大的轉變(英國脫歐)將不可避免地給英國的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帶來動盪。如果脫歐進程得到良好的管控,這些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局限於英國國內。

從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租戶需求將會走弱。但是由於英國房地產市場供應短缺的狀況,脫歐對英國房地產租金的影響可能比較有限。不過由於市場初期發展方向和時機的不確定性,市場交易活動將不可避免地受挫。中短期內,投資者的投資情緒仍可能保持低迷。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最初的調整可能非常劇烈,但隨着英國核心市場商機的再度出現以及英鎊匯率疲軟帶來的優勢得到認可,英國房地產市場應該會再度回升。市場情緒和相對定價將至關重要。市場變化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談判進度和總體政治局勢,以及有關英國脫歐的明確進展方向和時間表能否盡早確立下來。

英國脫歐對亞洲和中國市場的影響

英國脫歐對亞太地區房地產市場的直接影響主要取決於外國買家在市場波動結束前的觀望態度,及與歐洲地區有很強聯系的銀行將無法在目前動盪的市場下設定風險值。因此,在金融動盪仍然持續的期間,房地產投資交易量可能會縮減。但是,市場也會有贏家,亞太地區強大的資本將極有可能利用英國脫歐所帶來的機遇。一些貨幣,尤其是日元,將走強,這意味着購買力也將增加。

英國脫歐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將很小,因為外部需求已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但更強的美元會對人民幣產生貶值壓力,這將再次測試央行匯率的管理能力。中國房地產市場受到全球動盪的影響也會相對較小,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現主要由國內租戶和企業推動。而在其他亞太市場,往往是本國企業和跨國企業一起推動該國經濟發展。亞洲的投資資本,尤其是中國的保險公司,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國際舞台上。在英國,公投的不安讓倫敦第一季度投資活動放緩;而在其它一些市場,資本流入卻有增加,我們看到中國資本在亞太區域內的投資需求強勁增長,尤其是在香港等地。短期內,亞洲的資本很有可能會繼續以購買鄰近本國的房地產資產為主,如與倫敦具有同等市場透明度的悉尼、或是日趨成熟的上海
 
資料來源:news.cnyes.com/Content/20160627/20160627132005000397438.shtml 
八德擴大重劃區新成屋「涵悅」,規劃29.45~38.88坪,緊鄰千坪公園綠地,住家綠覆率高,每坪開價22~23萬元,成交價僅1字頭,吸引不少北客移居,全新完工。

悅佳建設推出的「涵悅」,位在八德擴大重劃區豐田三路,現場專案經理林亮安表示,此重劃區類似北大特區模式開發,有中央大學預定地,緊鄰北二高交流道,但比北大特區多了捷運線,捷運綠線預計明年動工,此案距離捷運站約600公尺。

生活機能可就近到大湳商圈,社區也鄰近八德舊市區、八德國中小學,一旁還有3800坪豐德公園及多座小公園環繞,未來在廣豐重劃區還將有商場和國賓影城進駐,機能更加提升。

「涵悅」基地面積1656坪,興建4棟地上14層、地下3層建物,共規劃10項豐富公設,有迎賓大廳、健身房、瑜珈教室、閱覽室、室外遊戲區、咖啡廳、中庭花園等,1樓有10戶店面,住家單層4戶搭配兩部電梯,建材配有美標衛浴、冠軍牌地磚、林內牌廚具、錦鋐氣密窗、雨水回收系統等。

專家意見
「涵悅」專案經理 林亮安

此案靠近八德舊市區,生活機能較重劃區其他區塊好,規劃多元公設,滿足不同年齡層住戶需求,開車3分鐘就可上大湳交流道,南往北返相當便利,是難得的1字頭房價區。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年輕人該不該買房子的問題,一直都是各大討論區熱戰的焦點,贊成無論多苦都要拼買房者的論點,多半聚焦在「不買房錢也存不下來」、「等到老年沒房就知道苦」等說法,彷彿只要背上房貸,就等於好棒棒的努力工作者,不是亂花錢的草莓族案例。然而,背上房貸真的是一種存款與努力生活的徽章嗎?

人為什麼需要儲蓄?多半是為了應付心理及生活上對未來可能匱乏的恐懼而預作準備,所以在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立即運用的資金,才稱為儲蓄。如果用這樣的定義來看房貸,這種每個月都要從收入中轉帳給銀行來償還的負債,怎麼看都跟儲蓄八竿子打不在一起。如果生活上遇到一些緊急狀況,房貸只會排擠自己與家庭的收入分配,如果房貸支出又超過收入的35%以上,更會讓生活陷入愁雲慘霧中。我們想要的婚姻與戀愛生活應該是浪漫、甜蜜與穩定,但因為房貸而過度壓縮的生活品質,卻可能成為切斷兩人關係的最後一把利刃。

此外,最近又興起一種「困中年」的概念,意思是一些年輕時不買房、租屋過日子的家庭,如今成為買不起房的失落一代,而這個社會現象,恰恰反應出台灣過去十幾年,房價在一般人收入沒有成長的前提下,飆漲得如此不合理;這或許也是新政府把「公平正義」放在「追求成長」前方的重要原因,以免社會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假如這些「困中年」在這段期間以如此高的價格買進房產,現在房貸的壓力應該會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成為寶寶苦,但寶寶不能說之「窮到只剩房」的苦主。租屋至少還可以換小換遠來減輕家庭的支出壓力,買房後除非轉手賣出或繳清房貸,不然這筆負債就會一直存在,幾乎不可能擺脫!

前面的論述完全沒提到房價未來的走向,那是因為以自用為前提的購屋者,未來房價的漲跌不應該是考量的選項,因為就算房價未來上漲,自住使用的房子也不可能拿來賣,不然賣了你跟家人要去住哪裡?所以對於自住需求者而言,「買不買得起」遠比「未來漲與否」重要的多(雖然房價看跌趨勢還蠻明顯的),而在估算「買不買得起」時,最好不要認定目前有一次性或非固定型態的收入,就可以持續到20年後房貸繳清。高估家庭的財務收入,往往是背上過重房貸的原因之一。另外,想要以「距離換坪數」的購屋者,最好跟家庭成員充分討論過,因為長距離帶來的不便利,會跟著家庭成員非常久的時間;別住進去一段時間後,因為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造成家人間對於之前購屋決定發生爭執,財務上背負了房貸的壓力,還換來家人間的爭吵,實在是一筆不值得的買賣。

最後,能不能存到錢跟背房貸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看過身邊的年輕人為了存錢,結婚後兩人窩在租來的10坪套房內,每個月直接將一定比例的收入匯進儲蓄專用帳戶內,剩下的錢才是可花用的收入。如果一定要用勒緊褲袋的大絕招,犧牲生活品質將租金壓到可接受的最低值,遠比被房貸綁住有用的多。節流永遠是創造儲蓄的第一步,然而房貸卻是讓錢持續外流的負債;與其用「負債」來當作人生「必須」努力的棒子,還不如找到人生的「理想」,然後當作未來生命中的胡蘿蔔還比較有趣一些,不是嗎?

資料來源: 商業週刊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針對國民黨議員指控房屋稅三階段調漲,漲幅超過一百廿%,甚至二百%,以及追溯適用民國九十年房屋,其他縣市都沒有,舊屋課稅比新屋多等問題,市府說明澄清。
稅務局代理局長張紹源表示,過去卅年來,南市的房屋造價從未調整,基於租稅公平,南市重行評定的房屋標準單價,適用於九十年七月一日以後蓋好的房屋,而非只適用於一○五年七月一日重行評定後新建、增建、改建的房屋。因此這次調整,在九十年七月一日以後所蓋好的房屋,也會依經歷年數,按指數給予打折,所以調幅比新屋小,絕不可能調至二百%之多,更不會發生舊屋比新屋課稅多的問題。
張紹源強調,九十年七月一日以後蓋好的房屋包括在這次調整的範圍內,主要是因房屋稅條例在九十年六月後,修正為房屋標準單價每三年重行評定公告調整一次,和公告地價一樣適用於所有土地,這次調整後也就適用於所有房屋,所以倘若像台北市、新北市或高雄市等只針對一○三年七月一日起核發使用執照的新建房屋提高標準單價,是不合理、也極不公平,恐因六月卅日與七月一日時間點落差,「一夜起來,就不一樣了 !」
稅務局進一步試算,以四樓透天厝為例,一○五年六月卅日蓋好的房屋適用卅多年來未調整過的舊標準單價,每坪約九千元,而同年七月一日蓋好的房屋,就須適用調整過的新標準單價,每坪約一萬七千八百元。相較之下,其一日或數日的差距,一○六年房屋稅就有接近一倍差距,顯與租稅公平負擔、量能課稅原則相違背。
稅務局並澄清,如以一○五年房屋稅一萬元基礎試算,調整後第一年一萬五千多元,第二年應是一萬六千多元,第三年達一萬八千多元,絕非外界所言調漲方式。
稅務局重申,六都除南市外,都於一○三年調整稅制,南市考量市民租稅負擔,延至一○五年才重行評定,分三年調幅,平均調幅六十七%,分別是第一年調幅五十四%,第二年為六十五%,第三年為八十一%,與桃園並列六都最低。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台中 自住買氣增溫

社會型態改變,自住客群坪數需求下修,機能熱區中小坪數宅受自住客青睞,也帶動區域「小宅」熱銷。

市調指出,大台中房市目前如精銳「旅建築」、銓威「一中樂敘」,聚合發「大美」、久樘「再遇天鵝堡」等案,除品牌、規劃、生活機能等條件,又加上送裝潢等優惠方案,成功吸引客戶。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副理事長林正昇表示,下半年走勢趨向小坪數、低總價的自住市場,只要生活機能性佳、中小坪數、低總價產品,吸引力相對大。

位於楓樹里的精銳「旅建築」,主打在家度假訴求,完善的公設如南洋風戶外泳池、LOUNGE、寬敞的交誼廳等,妣美五星級酒店,加上每戶贈送大金空調、鞋櫃、窗簾等全套精裝修,受到購屋者青睞,每周來客逼近30組,目前銷售僅剩個位數。

銓威首購型豪宅新案「一中樂敘」,產品規劃31至41坪、二至三房,主打客製化裝潢加購,每戶總價598萬元起。其基地位於太平區新福路及新福16街口,近捷運紅線精武站,生活便利性很受自住族群喜愛,每周平均來客逾20組。

大里區的聚合發「大美」,坪數規劃36至44坪,每坪開價24萬至27萬元。此案標榜「裝潢超值選配」:裝潢、家具、空調的加購優惠及「買房送嫁裝」:買房免費贈送裝潢天花板、燈具、空調配管等輕裝修優惠,整體銷售近九成。
 
資料來源:房市| 聯合新聞網 

房市混沌、現在想要買屋的人,該怎麼出價比較好,買房子一定要先從開價的7折開始砍價,才不會對不起自己?許多人連實價登錄上的數字都不相信,乾脆亂出一通!但專家指出,想成功買房、不能亂開芭樂價,最好從實價登錄的9折開始出起!

 想買房子,卻對房價「無感」嗎?心裡對於房價的認定,還停留在10年前的認知,難怪永遠買不到房子!有網友在PTT上Po文詢問,「買房一定要先砍價嗎?」想知道該如何出價,買房時才不會遭屋主翻白眼?

 
許多網友對於此議題均心有戚戚焉,表示自己看屋時也常出現「想殺價、卻又不敢殺價的狀態」,即便已查詢實價登錄資料,也不太相信房仲或代銷業者的開價!但網友bitlife分析出了一套「買屋出價學」提供大家參考。
 
Bitlife表示,目前的房市比較類似於空頭時期,在這段期間,「賣方就像自認條件好的中等美女,而自住買方是黃金單身漢、空手投資客才是回收業者,只要願意屋主願意降價賣,就等於內在優質的普妹遇上黃金單身漢,這種組合才會快速配對成功、順利成交!」妙喻引發討論。
 
而好房網名家賴淑惠也曾表示,隨著房市交易量漸趨減少、大多數人的買房出價態度,只會越來越觀望,但她提醒,實價登錄仍有「最低」參考價值!若買房時發現屋主開價高於實價登錄,可直接淘汰、列入拒絕往來戶;開價最少要低於實價的9折,才可列入考慮清單,但在列出考慮物件後,最好不要以「最低價」作為買房唯一考量,仍該謹慎自己喜歡的房屋種類與區域,畢竟買房子是人生大事,以越謹慎的態度買屋,才不會落得「因價失大」!
 
資料來源: 好房News
台北市囤房稅已開徵邁入第2年,《住展》雜誌統計近兩年新成屋及預售屋價差發現,2014年Q4預售屋每坪成交約98.7萬元,新成屋每坪87.1萬元,兩者每坪相差11.6萬元,但到了今年Q1,預售屋價每坪來到90.1萬,新成屋每坪83.6萬,新成屋跌幅不若預售屋高,囤房稅對新成屋價格影響似乎不若預期。

 

 自2014年開始,台北市新成屋建案開始課徵囤房稅,但成效似乎不彰,《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北市接近成屋階段的預售屋降幅空間小,反而是新公開的預售屋讓利較多,像是熱銷的「太平洋之森」、「忠泰鳳磐」都有不錯表現,這代表業者對景氣展望欠佳,一公開就先讓價,而不是等建案近完工因將被徵囤房稅才降價。

 
台北市新成屋跌幅最小 新成屋案僅5個
以北台灣3個直轄市新成屋成價均價來比較,2014年Q4到2016年Q1,需課徵囤房稅的台北市跌幅約3.98%,沒有課徵的新北市及桃園市則各跌4.88%、6.05%,跌幅相對更大。何世昌表示,台北市新成屋價格修正最小,顯示囤房稅對新建案效果不彰,整體房市仍朝自由市場前進,對價格干預影響沒預期大。

 

何世昌進一步分析,台北市預售屋賣的是未來價格,較受投資客歡迎,反觀新成屋資金成本較高,且需要2~3成自備款,買方多是自住客層。而自從台北市開始課徵囤房稅後,建商也棄成屋改推預售,到今年6月20日截止,台北市新成屋僅剩5個,可售戶不到40戶。

 

稅制鼓勵推預售 自住客無辜遭殃
何世昌說,外界認為課徵囤房稅是落實居住正義,但從市場反應卻背道而馳,反而變相改推預售案,而預售屋價格較高,對有自住需求的人反而受限,只能被逼著買較貴且糾紛更多的預售屋。

 

不過,從近期上市建商在股東會上表示,不少建商都表示將以成屋銷售為主,像是國泰建設董事長張清魁就直言,對未來房市不看好,將減少預售推案,以先建後售為主;基泰建設也認為預售屋優勢不在,將改以先建後售、租售並行或先租後售等模式。畢竟不少建商資本雄厚,不急著推案銷售,等房子蓋完慢慢賣,或許能等待景氣轉向。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http://estate.ltn.com.tw/article/1074

豪宅管制鬆綁 等待月底

中央銀行對豪宅實施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最快本月底的理監事會議就可能解除。對於央行是否持續鬆綁豪宅貸款管制、讓長達六年的房市信用管制功成身退,央行官員昨(23)日回應,若有相關議案,會在下周四(30日)的央行理監事會上決議。

央行在3月底理監事會上大舉鬆綁房市管制措施,大台北都會區特定地區的貸款成數全數鬆綁,僅剩下豪宅貸款。央行對豪宅的管制措施包括:台北市7,000萬元以上、新北市6,000萬元以上、其他地區4,000萬元以上豪宅,最高貸款成數限六成。

據了解,央行2010年6月起推出第一波打炒房措施,至今共推出四波房市管制,去年8月首度鬆綁後,今年3月的理監事會議更大規模解禁,包括刪除特定地區房市管制措施、同一名下第三戶以上購屋貸款、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土地抵押借款規範,僅剩下豪宅管制,若6月底再度宣布解除豪宅貸款管制,代表長達六年的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將全數退場。

房市回溫,是否對經濟成長有幫助?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民眾購買房屋後,會有裝潢等需求,且民眾願意購屋代表本身經濟情況,以及對未來的經濟展望看法較為正向。
 
資料來源:聯合電子報 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1783149-%E8%B1%AA%E5%AE%85%E7%AE%A1%E5%88%B6%E9%AC%86%E7%B6%81-%E7%AD%89%E5%BE%85%E6%9C%88%E5%BA%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