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從竹籬笆到「豪宅」--眷村
作者: 海悅廣告 日期:
眷村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但是為什麼這次台灣眷村改建的住宅會成為爭議的焦點?
眷村的故事要從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台灣講起,大約上百萬的軍人及其眷屬到了台灣,如何安置成了政府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眷村的由來
政府利用「接收日產」得來的土地開始興建相當簡陋、居住面積也很狹小的房舍,通常都取名為「XX新村」或者按照興建的次序而出現「XX一村」、「XX二村」等等的眷村。
1956年,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通過其帶領的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向海外華僑募捐,開始興建相對較為良好的住宅安置軍眷,這類的眷村通常冠以「婦聯」為名。
早期的眷村,以竹籬笆與外界相隔,八十年代台灣曾拍攝了一部以眷村為故事背景的「竹籬笆外的春天」,那種家家戶戶彼此認識、從巷子口走到巷子尾就吃飽飯的情景,至今仍是許多台灣眷村子弟的美好回憶。
稍微晚期,有些「村子」用水泥磚牆分隔內外,牆上藍圓底白色楷書的「反攻大陸」、「消滅共匪」、「保密防諜」等等口號到現在還是鮮活地印在眷村子弟的腦海中。
當年興建的眷村簡陋,許多住戶自行增建,在公權力無法管理國防部屬下單位的年代,眷村就被指享有「置外法權」(置身法律之外之意)。豪宅
改建的由來
眷村在私自改建之下,巷道狹窄,住宅破敗、房舍老化,故而到了90年代,當局和有關部門開始拆遷重建,將老舊眷村改建為大樓式住宅。
這也衍生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改建之後的住宅,原先的住戶必須負擔相當比例的款項,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原住戶無法一次付出應該負擔的金額,而這筆款項也因為非完成房舍,所以不能向銀行貸款。
故而有些起初得到配售權的住戶,就將權利轉讓,通過掮客出售換取現金,後來主辦眷村重建的國防部被監察院糾正,隨後修改規定將權利轉讓設下時限,五年內除了繼承之外不能出售、質押、轉讓。
不過有不願具名的房地產仲介向BBC中文網表示,由於底價遠低於民間興建的住宅,而且很多眷村改建的住宅地點是位於如今視為精華區的地段,因此還是有買家願意與住戶簽署五年轉讓同意書,也就是說,先付錢,但是五年之後才將房舍過戶。
仲介說,這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從過往的民事審判來講,大多的判決是有利於買家,因此還出現了專門仲介買賣這種所謂「軍宅」的地產商。
而當年為改建眷村而特別設立的基金,也出現嚴重虧損,招致在野黨立法委員的批評,抨擊眷村的改建,成了高官和「有辦法人士」的賺錢管道。
也有媒體指出,原先是所謂「立意良善」要照顧台灣稱為榮民的退伍軍人及其眷屬的政策,卻讓他們成為了「被剝削」的對象。
居住正義
在被形容為「居大不易」的台北,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擁有住宅,也被網民抨擊是「獨厚特定群體」,認為這些退伍軍人既享有終身俸(領一輩子的退休金),又能低價取得住宅,是「不公平、非正義」。
但是幾個住在改建眷村住宅的老人家告訴BBC中文網,他們當年退伍,領取的退休金很少,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理由希望他們每個月分次領終身俸,而不是一次領完退休金,所以才會出現有早年退伍的軍人根本無法負擔配售住宅自備的款項。
而且當年眷村所在位置算是「荒郊野外」,後來隨著城市發展,成了重劃區,如今才會讓改建的眷村如此令人關注。
他們無奈的說,「抗戰的時候被日本人打、國共內戰的時候被共產黨打,到老了,還被老百姓打」,而政府卻沒人幫他們說話,「讓我們變得好像是既得利益者」。
他們的孩子則說,以前眷村的美好,都已經成追憶,「回不來了」,不過就是「希望平安過日子」。
一個希望照顧退伍軍人的政策,在實施了大約二十年之後,又在政壇掀起千層浪,落得兩頭不討好,但是目前卻沒有聽說有檢討這項政策的計劃。
眷村的住戶,從竹籬笆升級到了「豪宅」,但是他們的苦惱似乎也跟著升級了。
(責編:川江)
資料來源:bbc.co.uk
标签:
豪宅
评论: 0 |
引用: 0 |
阅读: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