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倪子仁話房市─3成Q1虧損 營建業臉綠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股市觀測站的數據顯示,營建類股上市上櫃(含其他類股的潤泰新、信義房屋、中鼎工程、海悅)家數有70幾家,但今年第一季有20幾家稅後淨損益出現虧損,比率近30%,也就是每10家就有3家虧損,顯示打房引發低成交效應持續擴大發酵中。

從附表「2016年Q1上市櫃營建公司損益一覽」可看出,前5名虧損金額較大的是日勝生2億4,861萬元、國產7,312萬元、信義房屋6,541萬元、富旺機構5,413萬元,及國揚建設的5,306萬元。雖然除了日勝生虧損上億元外,其他4間公司虧損金額都不大,但從營建類股這幾年各季營收與稅後淨利分析,今年第一季營建類股獲利,幾乎可用急轉直下形容。海悅仲介

房市冷獲利急轉直下

其實,今年第一季營建股還是有持續高獲利者,賺較多的是興富發28.32億元、潤泰新22.98億元、宏普9.71億元、長虹建設6.3億元,與皇翔建設4.0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收仲介費為主的信義房屋,今年第一季虧損6,541萬元,從信義房屋近5年的配利配發來看,去年配發的現金股利0.7元,是近5年來配發最少的1年,2014年的現金股利1元,是這一波房市轉多頭以來的配利低點,這個現象與台灣房市從2014年下半年起成交量急遽萎縮、獲利銳減可說是同步且吻合。

另外,華固建設今年第一季雖小賠3,700萬元,但也是這波多頭以來少有出現賠錢的特殊現象,建商是否能在未來幾年「反敗為勝」,值得後續觀察與注意。

我曾多次說過,房市要的是成交量,不是推案量,推再大再多的建案,如果沒人買,不如不推。然而,台灣房價在緩跌情況下,買方觀望氣氛仍濃,不動產成交量愈來愈少,豪宅、商用不動產、土地等高總價產品,成交更是少得可憐,於是窮則變、變則通,特別是房仲業為了謀生開始全面轉進海外不動產,一線房仲除了永慶房屋不玩海外不動產外,其他房仲業者早已布局海外不動產多年。

6月10日起4天於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的房展會,都是海外不動產的業者參展,反觀台灣的指標建商及代銷業者沒有一家參加,現實就是如此殘酷,這種台灣建築產業在夾縫中求生,特別是房仲業者必須全面出走到海外賺錢的特殊市況,對台灣的房地產從業人士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代理泰國上市建商AP與PF集團的獅王不動產總裁鄭筠心指出,台灣房市沒有成交量迫使地產業界出走,她接觸到許多台灣的上市建商、代銷及房仲業者擬前往泰國投資與開發市場,但當地一線的開發商不好經營,她花了6年時間在當地慢慢與開發商磨出交情,才接到他們的案子。

小英政府新南進政策如火如荼展開,各方意見也開始論戰。鄭筠心日前和泰國產業界到總統府拜會新南進辦公室主任黃志芳,就政府推動新南進方向、配套做出交流,以及各產業如何創造多贏進行建言與對話。黃志芳說,他將串起新南進辦公室、國發會、經濟部、工研院,及學術機構,做好新南進政策配套,在企業主投資方面,也會跟東協幾個主要國家開出對等窗口,將新南進政策的餅做好、做大。

金管會嚴控集團金流

某金控集團老總告訴我,台灣景氣差,投資環境、投報率也差,但台灣金管會和相關部會卻嚴控他們對外投資標的與金流走向。有些國家的商辦投報率逾5%,但台灣有投報率超過3%的標的可投資嗎?他忿忿不平地表示,集團有錢卻不能投資,台灣的政府到底是怎麼啦,他想不懂。

從這次在台北世貿來看海外不動產的人潮與成交市況,與目前台灣各指標建案及房仲店頭的來人與成交市況有著天壤之別。一位台灣某大房仲直營店成交的賣屋屋主告訴我,房仲收取賣方的佣收早已不再是3%、4%,她殺到1%,對方還是讓她成交,顯示台灣房仲面臨空前「讓利」才能殺出成交重圍的嚴重性。

倪子仁

淡江大學合作經濟系畢業,擁有25年房地產、媒體經驗,地產資歷完整,經歷:資深記者、大台北房地產市調會理事長、《住展》雜誌研發長、《好房網》社長,現任《時報周刊》社務顧問及專欄主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001期《時報周刊》,每套兩本特價69元。即日起為慶賀《時報周刊》屆滿2000期,凡購買即日起~7/29期間的《時報周刊》,剪下活動截角寄回報社,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威航來回機票(無航線限制)、掃地機器人(價值32,900元)、淡水福容大飯店住宿券(價值12,800元)、全聯禮券(價值2,000元)等大獎,詳情請參看官網或雜誌內活動頁。

時周新粉絲專頁粉墨登場,更貼近社會時事脈動,給您不一樣的感受。

想知最有趣訊息及最好康優惠活動,請進styletc.樂時尚官網
想掌握最精選及最麻辣的新聞議題,請點讚「時報周刊online」新粉絲團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标签: 海悅仲介
评论: 0 | 引用: 0 | 阅读: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