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經濟數據今公布 CPI或重回1時代 降息預期升溫

導讀:

9月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四季度降息預期升溫


9月份CPI等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CPI或重回2%以下

經濟現回穩跡象 三季度GDP將探底

9月出口同比增長近10% 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9月進出口超預期 外貿增速預計低位趨穩

進出口數據曙光初現 10月外貿或現拐點

經濟現回升跡象提振股市企穩信心

魯政委:適度容忍經濟調整 更多采取市場化手段

高善文:中國經濟將在四季度小幅回升

9月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四季度降息預期升溫

今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今年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兩項經濟數據。此前,多家機構對CPI漲幅的預測分歧加大,預測數據分布在1.8%至3%之間。但總體來看,9月份CPI同比漲幅重回"1時代"的可能性增大,多數專家認為,年內物價並不會出現大幅反彈,通脹如果可控,不能排除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降息的可能。

9月CPI或重回"1時代"

本周,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都將陸續公布,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農產品價格指數環比漲幅較8月有所回落。9月糧食價格環比漲幅基本與上月持平,豬肉價格環比漲幅略高,蔬菜、雞蛋等價格環比漲幅也有所回落,特別是蔬菜在經歷了8月份環比12.5%的漲幅之后,9月的價格下滑較明顯。受此影響,市場普遍預計9月CPI同比漲幅將再次低於2%。

據此,多數機構預測9月物價水平將繼續回落。新華網9日報導顯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9月食品價格環比可能小幅上升0.5個百分點。而受國內需求不旺的影響,預計非食品價格同比仍維持小幅回落的態勢。加上9月CPI翹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4個百分點,預計9月CPI同比相比上月可能有所回落。

人民網14日報導指出,論及現階段我國食品價格走勢給CPI帶來的影響,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表示,"食品價格持續推高CPI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周景彤認為:目前生豬存欄量仍處於相對高位,供給無憂,豬肉價格上升空間不宜夸大。而國際糧食價格處於筑頂,同時中國糧食除大豆以外自給率較高。目前現貨價格除大豆漲勢較大外,其他糧食價格漲勢平穩。

同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宋國青也表示,"CPI現在同比增長率呈下降的傾向,但今年四季度可能較去年並無明顯回落,甚至有所反彈。"

此外,對於CPI后續的走勢,機構認為年內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雖然年末物價可能有所回升,但全年物價上漲壓力相比去年仍是明顯減輕。而根據物價運行的規律,明年物價可能又將進入新的一輪上升周期。

四季度降息降準預期升溫

9月CPI重回1時代,物價走低為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的調整空間,對於央行在四季度降息、降準的預期就逐步升溫。面對CPI的回落,多家機構預計,在四季度或有1到2次降準的可能。

對此,《重慶商報》14日報導稱,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目前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必要保持一個適度寬鬆的姿態。而對於未來政策的走向,他預計四季度仍可能有1到2次的降準。王國兵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政策調整的空間很大,四季度仍可能有1次降準或降息,而東北證券更傾向於降息1次。

與此同時,央行頻繁使用逆回購操作而"冷落"降準工具,反映出管理層對通脹預期升溫的擔憂。如果下周公布的通脹數據顯著下行,將有助於平復市場的通脹預期,再加上10月有6500億元逆回購到期,或令降準預期再度升溫。

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王劍輝12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10月份或11月預計會有政策寬鬆的具體措施出臺呵護經濟,央行10月份可能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通脹如果可控,不能排除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降息可能。

對於降息,王劍輝認為,央行可能要考慮到通脹風險,因為大宗商品上漲超過預期。現在全球都在降息,中國現在不降,主要還是考慮到物價因素,未來如果通脹跟預期一樣穩定,不能排除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之間會有降息可能。(.中.新.網)

9月份CPI等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CPI或重回2%以下

按此前公布數據發布日程顯示,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等經濟數據。多家機構分析師表示,近期國內食品價格總體運行平穩,受翹尾因素等原因的影響,9月CPI同比漲幅或重回2%以下。

翹尾因素拉低CPI同比漲幅或重回落至2%以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月三期50個城市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長期以來受大家關注的雞蛋、豬肉、食用油價格在9月份保持了較平穩的漲幅。以豬肉為例,后退肉三次環比價格變動情況分別為0.7%、0.8%和0.8%。食用油方面,以5L桶裝大豆油為例,三次的環比價格變動為0.2%、0.1%,而在9月下旬大豆油價格保持平穩,未出現變化。同時,9月三期雞蛋價格的環比漲幅則顯現出1.5%、1%和-0.3%的下降過程。

此外,幾種常見蔬菜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在最新一期的9月50城市食品價格變動情況(9月21日-22日)中,幾種蔬菜價的環比價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大白菜環比降幅達到了9.4%,油菜環比降7.6%,黃瓜價格環比降幅為2.9%。值得關注的是在統計局公布的9月三期食品價格變動情況中,大白菜、黃瓜、油菜都分別坐上跌幅榜首的位置。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曾在《新京報》上指出,從CPI的構成來看,食品和制成品權重在現行中國CPI的構成成分中占據了主導地位。CPI受食品價格影響比較大,尤其是豬肉價格對CPI有重要的影響。"

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湯云飛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就表示,9月蔬菜價格開始回落,豬肉價格小幅回升,鮮果與水產品價格保持季節性弱勢,糧油價格小幅上漲,預計9月食品價格環比小幅上漲0.5%。考慮成品油價格上調,煙酒、衣著和居住類消費季節性回升,預計非食品價格環比大幅上漲0.3%;此外,翹尾因素降至0.22%,預計9月CPI同比將小幅降至1.9%。其中,翹尾因素大幅下降是9月CPI同比回落主要原因。

"9月份國內食品價格總體運行平穩,預計本月食品價格環比可能小幅上升0.5個百分點。受國內需求不旺的影響,預計非食品價格同比仍維持小幅回落的態勢,預計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加上本月CPI翹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4個百分點,預計本月CPI同比較上月可能有所回落,初步判斷2012年9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回落至1.8%左右,重回2%以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對記者說。

此外,《京華時報》報導中還顯示了各金融機構的預測結果,銀河證券預測9月CPI為1.6%,為預測中的最小值;而華泰證券預測9月CPI為2.1%,為預測中的最大值;日信證券、光大銀行、中金公司、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做出了1.8%的預測;申銀萬國、國泰君安、方正證券、興業銀行預測9月CPI為1.9%;招商證券推算,9月CPI食品類環比漲幅為1.0%,非食品環比漲幅為0.2%左右,匯總得出9月CPI將同比上漲2.0%。

商務部數據顯示9月生產資料價格止跌回升

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中還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和購進價格變動情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1%,環比下降0.5%。

作為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和購進價格變動相關的生產資料價格在9月的變化情況如何?為此,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通過整理商務部每個星期公布的上一周36個城市的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情況,總結出9月份前三周生產資料價格的一些變動態勢。

商務部數據顯示,9月第一周(9月3日至9日),主要生產資料中,礦產品、鋼材、能源、建材、農資價格下降,輕工原料價格持平,化工產品、橡膠、有色金屬價格小幅上漲,商務部表示,9月第一周生產資料總體表現為繼續8月最後一周的回落趨勢。

而從9月第二周(9月10日至16日)開始,生產資料價格結束了近五個月的下降情況,出現了上升趨勢。9月第二周,主要生產資料中,有色金屬、橡膠、礦產品、能源、農資、鋼材、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建材價格持平,輕工原料價格小幅下降。9月第三周(9月17日至23日),主要生產資料中,礦產品、橡膠、鋼材、能源、化工產品、建材價格上漲,有色金屬、輕工原料、農資價格持平。商務部的通知顯示,生產資料價格出現連漲兩周態勢。(.中.國.網)

經濟現回穩跡象 三季度GDP將探底

國家統計局將於本周公布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雖然從已經公布的多項9月份宏觀經濟指標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回暖,不過,業內專家指出,二季度啟動穩增長政策的效果時滯可能延至年末,預計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速較二季度仍將略微放緩至7.5%左右,四季度將有所反彈。

"三季度GDP增速仍將小幅回落,由於此前工業增長繼續回落,明顯拉低了GDP的增長",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日前發布研究報告預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不僅不會較二季度回升,反而會繼續下調至7.5%,較二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預計,三季度GDP將比二季度放緩0.1個百分點,掉落至7.5%,由於穩增長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預計四季度GDP增速在7.8%左右,全年約為7.8%。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也認為,綜合來看,三季度經濟增速比二季度會略有下降,預計在7.4%~7.6%之間,經濟底部基本形成。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市場多數研究機構持相似觀點,此前預測的"U型回升"並不會如期而至,而是順延至第四季度。在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看來,三季度可能是中國經濟階段性底部,預計GDP同比增速為7.4%,四季度略有回升,全年GDP增速可能達到7.8%。

"雖然中國經濟目前到了困難時期,但並不會出現硬著陸,其中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能否企穩以及穩增長政策力度和時機將成為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因素。"邱曉華指出。

四季度經濟將見底回升在官方表述中已有跡象,央行副行長易綱就在IMF年會上預測中國今年GDP增速在7.8%,並估計在一系列寬鬆政策下四季度GDP增速將有所反彈。

近期公布的部分先行指標也都表明出經濟回穩跡象,在連續4個月回落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首次回升,匯豐PMI終值也出現反彈。

此外,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9月份數據也有望回暖。連平指出,9月份消費市場將受益於"雙節"促銷活動力度加大與多項促內需政策的積極影響,消費增速或有明顯回升。

"而投資方面,隨著國家發改委審批加速及近期地方政府推地的力度加大,9月份基建投資需求繼續上升,房地產新開工數據見底反彈跡象明顯,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8月份會有所上升。"連平指出。(.證.券.時.報.網)

9月出口同比增長近10% 規模創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出口增長近10%,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進口更是由負轉正。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9月份外貿之所以交出亮麗的成績,季節性因素功不可沒。當前歐、美、日主要發達經濟體聯手量化寬鬆刺激,全球宏觀經濟緊張局面的暫時放緩利好中國出口增長。此外,國務院"穩外貿"政策的及時出臺,亦有助於出口的恢復性增長。

海關統計顯示,9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450.3億美元,增長6.3%。其中,出口1863.5億美元,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進口1586.8億美元,增長2.4%;貿易順差276.7億美元。9月份出口強勁主要原因是對新興市場出口大增。當月中國對東盟、俄羅斯、巴西的出口同比增長,較8月份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

對主要發達國家出口方面,增長雖然乏力卻略有改善。9月份對美同比增長5.49%,對歐盟同比降10.7%,對日本出口則由降轉升,增長2.2%。

從出口產品看,主要商品均出現加速態勢。紡織、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較8月增長約10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也有所改善,9月增長8.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增長9.5%。

分析人士指出,9月通常為歐美采購旺季,西方市場開始為聖誕節假日準備訂單,從而拉動了中國整體出口需求季節性回暖。

該人士表示,除了歐美進入采購旺季因素外,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紛紛加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短期內帶來市場積極反應,從經理人采購指數等景氣指標看,外部需求出現回暖跡象。與此同時,內地穩定外貿政策也提振了外貿企業的信心。

當然,決定外貿增速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外部環境,今年以來,面對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美國的失業率大增,中國的外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前八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僅為6.2%。面對不盡如人意的外部國際經濟環境,全年10%的預期目標又能否順利實現呢?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經濟走勢可能依然低迷,在歐美主要經濟體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國中長期的外貿壓力猶存。

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3季度我國與歐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場貿易繼續下滑,外需疲軟形式在短期內難以扭轉,專家分析,這將直接影響我國外貿復甦步伐。

分析人士指出,這跟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包括目前歐洲像西班牙這樣比較大的國家出現嚴重經濟困難有直接關係。面對全年10%的進出口增長目標,中國的貿易狀況依然面臨較大挑戰。(www.ccstock.cn)

中國9月進出口超預期 外貿增速預計低位趨穩

海關總署13日發布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進出口值2731億美元,同比增長24.7%。其中出口1449.9億美元,同比增長25.1%;進口1281.1億美元,同比增長24.1%;當月貿易順差168.8億美元,較上月環比減少15.7%。

9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值環比增長5.6%,更新今年7月份創下的2622.9億美元的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環比增長7.4%,也創下歷史新高。而出口環比僅增長4.1%,致使9月份當月順差降低至近5個月的最低點。1至9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48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7.9%。其中出口11346.4億美元,增長34%;進口10140.4億美元,增長42.4%;貿易順差為1206億美元,減少10.5%。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13日表示,9月的進出口數據確實比預計好一些,但不一定預示外貿出現拐點,未來增速應該是低位趨穩。今年初,中國官方將本年度外貿進出口增長目標確定為10%左右,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進出口同比僅增6.2%。對此,李健坦言,年內完成10%的目標有困難,僅最後三個月恐難出現較大反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9月份中國的貿易數據比預期好,與歐元區及美國采取刺激政策,制造業有所回升有關,這從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有所增加可略見一斑,加之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強調穩定外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9月份的貿易數據並不能代表四季度的趨勢,但釋放出的政策信號有助於外貿的穩定,且從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增加投資,消費也基本處於平穩的態勢,三季度中國經濟見底的判斷應該可以明確。(.新.快.報)

進出口數據曙光初現 10月外貿或現拐點

[ "如果歐債危機9~10月份有緩和跡象,又趕上聖誕節前訂單高潮,10月份將有可能是外貿拐點。"魏建國表示 ]

13日,海關總署公布了由於假期因素而推遲三日發布的進出口數據:9月出口同比增長9.9%,進口同比增長2.4%。由於出口較快增長,因此整體貿易順差也達到了277億美元的高位。

從國別來看,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速則仍為負值,為-10.7%,略好於上月的-12.7%。

但對美國以及香港地區的出口增速卻有了好轉,各上升至5.5%和31.7%,高於上月的3.0%和27.1%。

市場在給今年以來一直處在低迷外需狀況之下的企業帶來一線曙光的同時,也帶來疑慮,這樣的情況是否還會持續下去?歐債危機持續向歐盟核心國家發酵,以及美聯儲剛祭出的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帶來的人民幣升值預期,都在為備受期待的第四季度出口端的表現帶來負面效應。

穩定外貿增長,中國政府已經出臺了外貿"國八條"以及16條細則,立足於減免中小企業負擔,使企業敢於接單。然而記者從企業了解的情況來看,回暖跡象並不能立即判斷為向好拐點,而從政策面來看,現有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待考察。

在11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的一席話發人深省:9月已經過去,要看到下一個數據,才能知道當前狀況是否有暗示作用。政府只能創造一個相對穩定良好的大環境,而提升競爭力,企業還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企業仍未感受"回暖"

拋開是否能完成年初制定的10%目標不談,對於決策者而言,如何判斷9月單月數據回暖的意義,至關重要:是伴隨四季度而來的拐點,還是僅僅曇花一現?

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對本報記者表示,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來,鑒於歐債危機的影響,對歐洲市場出口下滑,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如果歐債危機9~10月份有緩和跡象,又趕上聖誕節前訂單高潮,10月份將有可能是外貿拐點。"魏建國表示。

出口企業則對市場仍持謹慎態度。新明珠陶瓷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吳敏剛對記者表示,9月是中國傳統的出口旺季,在聖誕訂單拉動以及國家陸續出臺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利好政策"組合拳"作用下,企業訂單企穩回升,但今年9月出口增速仍然低於去年,未來出口壓力依然存在,"並未感受到真正的市場回暖"。

"確實有個別客戶追加訂單,但數量不是很多。"東莞毛紡織企業穎琪實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曾天仁反映,"從目前看,估計今年年末到明年4月的訂單數量要比同期略有增長。"不過,曾天仁表示,盡管數量可能會上去,但是難以賣一個好價格,為了生存,現在只要毛利保持在5%左右的單都接,若扣除中間損耗,實際利潤微乎其微。

而昨日上午,劉建軍對在場記者表示, 本屆廣交會出口展位滿足率僅為54%, 這說明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廣大外貿企業對通過廣交會開拓國際市場的訴求更加強烈。從酒店、航空公司等先行數據來看,雖然歐盟客商數量在減少,但本屆廣交會到會的采購商總體數量應該能與上屆持平。

第112屆廣交會繼續保持三期展覽格局不變, 展覽總面積116萬平方米,展位總數59509個,境內外參展企業24840家, 比上屆增加196家。

從整體來看,全球貿易活動都在降溫。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僅增長2.5%,增速低於去年的5%以及2010年的近14%。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估計,6月和7月,全球商品貿易量全面下滑。

但是世界貿易量出現總體大幅下滑的現象也是非常少見的。除了2009年全球貿易減少12%之外,過去五十年中世界貿易量減少的情況僅出現過三次。

有待尋找新的競爭力

對於國務院已經出臺的促進外貿"國八條"以及16條細則,相當多的業內人士認為並不是最為給力的刺激政策。然而受困於財政收入減少,以及擔心出口退稅政策是否能夠真正精準解決問題等顧慮,上述政策並沒有將匯率、出口退稅率調整等納入最終細則。

一位了解該過程的業內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與經濟下行趨勢一致的是,外貿走向頹勢也是難以避免的,目前而言,大家都在觀望年末狀況如何,以判斷是否該祭出更為強有力的政策。

今年上半年以來,無論是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還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總體看,由於世界經濟仍趨於下行,今後幾個月外貿形勢仍然很嚴峻。"劉建軍表示。

與不可控的外需相比較,處於一線的企業,在最困難的時期,開始了艱難的轉型求生存之路。

"這些利好政策對企業來說是有正面影響的,但影響有限。"曾天仁說,"企業當然希望多點出口退稅,人民幣匯率更加平穩,但實際上有些政策的調節余地並不大,比如服裝行業的出口退稅,經過多次上調已經達到現在的16%,幾乎沒有多少上調空間了。"

"外需不振的局面單靠國家政策是難以有根本性扭轉的。"曾天仁表示,"企業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要靠自己,通過轉型升級和開拓多元化市場度過寒冬。"

劉建軍則向記者舉例他多年所關注的一個企業在危機面前發生轉變的情況。以前該企業一直與周邊類似企業有同質化競爭,后來大家開始逐步細分,其他企業專注做某些組件,而這家企業則側重於整體組裝設計等流程,現在大家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藍海,不僅避免了打價格戰,還在出口的過程中都提升了競爭力,成功度過金融危機。(.第.一.財.經.日.報)

經濟現回升跡象提振股市企穩信心

在穩增長的宏觀政策基調下,國內經濟增長的兩駕馬車出口和消費在短期內作用難以顯現,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近期,種種跡象表明,鐵路投資正大步伐加快。而與此同時,政策扶持下各領域基建投資亦有逐步推進之勢。投資"穩增長"的效應正逐步兌現,經濟增長顯現企穩回升跡象,這對股市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中債網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鐵道部上周公開招標發行了2012年第六期鐵路建設債券,發行金額為250億元。這也是鐵道部年內第三次追加投資規模。迫於經濟下滑的壓力,中國正在加大政府投資規模,而上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並要加大政府投資,都表明鐵路、公路、基建仍是政府投資的重點。

鐵道部統計中心發布的數據亦顯示,9月份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726.58億元,同比增長92.7%,環比增長52.7%;其中基本建設投資642.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環比增長63.8%。今年1-9月,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3441.56億元,較2011年同期下滑13%;其中鐵路基本建設投資2902.5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48.28億元。

此外,中國發改委近期加快基建項目投資批復。9月初,繼批復總投資規模逾7000億元的25個城軌規劃和項目后,又公布了批復13個公路建設項目、10個市政類項目和7個港口、航道項目。保守估計,發改委在兩天內集中公布批復的這些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密集批準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表明政府提振內需的決心。城市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一劑良藥,同時由於城軌建設投入大、運行能耗低,能有效兼顧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雙重任務。而最新的PMI數據亦顯示制造業主動去庫存漸近尾聲,經濟呈現企穩回升跡象。

10月1日,采購聯合會(中采聯)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PMI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正在企穩,9月PMI為49.8%,較上月回升0.6%,也是該指數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回升。

而對於四季度的企穩回升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點將會來源於宏觀經濟政策的放寬,如加速獲得批準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將會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從本周開始,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出爐。市場普遍預期經濟增長在連續六個季度放緩之后,三季度GDP將完成筑底,經濟增幅或探底至7.5%,但隨著中央和地方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逐漸顯現以及國內外需求的好轉,四季度經濟有望企穩回升,近期先行公布的多項9月份宏觀經濟指標也呈現了回暖曙光。

經濟和股市有很大的相關性,經濟的企穩為股市企穩回升提供了重要依據,提振市場信心。(www.ccstock.cn)

魯政委:適度容忍經濟調整 更多采取市場化手段

2012年9月及第三季度部分主要宏觀數據已於近日發布。筆者認為,9月PMI出現反彈,可能更多的是季節性因素使然。

另外,雖然投資項目的"準生證"被大批發放出來,但由於地方項目資本金緊張使得新項目無法及時上馬,結果本月固定資產投資預計仍繼續下滑至20.0%。在消費平穩、出口低迷的背景下,唯一的"主心骨"投資欲振乏力,直接使得第三季度GDP增速未能企穩,預計會繼續下滑至7.4%左右。

企穩預期一再落空,無疑會使市場對於增長的悲觀看法長期化。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信用風險更加關注。

筆者認為,實際上,情況在緩慢改善。首先,QE3后美元走軟,為人民幣修正偏高的有效匯率提供了機會(前提人民幣暫時不能重拾升值步伐),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季度之后的出口情況將可望有所改善。其次,一些地產企業重新開始購地動作,也多少有助於改善一些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而信托融資等又有重新抬頭的跡象,地方債、ABN、平臺債等發行速度加快。這意味著,當前制約地方上項目的項目資金不足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將能夠有所緩解。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困難的長期性,去庫存的速度也會加快。

當務之急應是設法緩解項目資本金不足,但也可能"病急亂投醫"。從經濟邏輯來說,匯率調整本可"一招解千愁",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可能目前無法調整。

既然給定匯率不做調整,那么,財政政策的力度就不得不加大。自5月開始,雖然大量投資項目獲得"準生證",但受制於項目資本金嚴重不足而無法啟動,銀行信貸和債券融資也因此無法進入。因此,當務之急應該是設法解決項目資本不足的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再度宣布下調項目資本金比例。

作為應景安排,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宣布下調。如果經濟低於預期,也可能"會"第三次降息。但是,考慮到此前兩次降息之后房地產 出現的"三載調控一日回復"的狀態、以及當年日本泡沫經濟的產生機制(出口疲弱誘發經濟低迷和投資刺激,客觀上不得不執行低利率的政策,最終導致地產泡沫迅速膨脹。我國當前住宅雖限購,但商業物業則正在快速膨脹),因此,"不建議"繼續降息,在必要時可以考慮引導金融機構利用浮動空間的調節作用。

最後,經濟是有周期的,任何經濟都無法經歷無休眠地持續高增長。在過去將近20年里,我國全部上市公司負債率持續提高,從50%左右一直上升到目前的接近90%,已趨近經驗"警戒線"。面對2009-10年之間形成的"萬仞之巔"的產能,除非能夠再次復制當年的刺激規模,否則,即便當前刺激力度能達"百尺之上",經濟仍會呈現欲振乏力的狀態,只能讓時間來漸進消解庫存。因此,建議適度容忍經濟的調整,更多采取市場化的手段,比如加快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高善文:中國經濟將在四季度小幅回升

安信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經濟在今年三季度見底,並可能在4季度小幅回升到7.7%左右的水平;而通脹在當前水平附近維持穩定是偏大概率事件,未來2-3個季度內,繼續大幅下降或卷土重來的可能性都偏小。

四季度經濟將有所回升

高善文認為,2011年受宏觀調控、資金緊張以及一些事件性沖擊的影響,政府投資增長經歷了快速的下滑,同比增速甚至創出十年低點。今年年初以來,隨著宏觀調控的結束和資金寬鬆,政府投資增速低位回升。安信證券預期,未來兩個季度這樣的回升勢頭能夠延續,甚至在十八大之后可能出現一定的加速。

不過對於地方版"4萬億",高善文認為,這個美好的投資愿望受到了限制。他表示,與其說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不如說地方政府發表了對未來投資的美好愿景,問題的關鍵是,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盡管地方版的投資計劃效果受到限制,但高善文預計,多重合力將導致中國經濟探底回升。年初以來的資金寬鬆和剛需釋放,使得地產銷售持續改善。在這一背景下,8月以來地產投資呈現企穩回升的跡象,預計這一趨勢會持續,並和政府投資形成向上的合力。此外,進一步考慮到價格和庫存指標反映的中上游工業企業急劇庫存調整也許正在接近尾聲,以及全球工業可能出現的回升,安信證券預計,中國經濟將在3季度見底,並可能在4季度小幅回升到7.7%左右的水平。

通脹底部逐步明朗

美國QE3的實施帶來外圍流動性的泛濫,也引發了市場關於通脹是否會卷土重來的擔憂,但高善文認為,在經濟總體偏涼的大背景下,通脹底部逐步明朗,未來2-3個季度內,通貨膨脹系統性地上升或下降的壓力都不會很顯著。

高善文認為,今年上半年CPI通脹的回落十分顯著,這應該主要反映了目前的經濟增長水平要明顯低於經濟的潛在增長水平。如果未來經濟增長能夠在4季度穩定下來,並在明年可能有更大幅度反彈的話,那么根據安信證券的估算,經濟實際增速與潛在增速之間的裂口會非常小。這意味著,自上而下地看問題,去年8月份以來CPI通脹單邊下降的過程可能正在結束,通脹底部逐漸明朗。未來2-3個季度內,通貨膨脹系統性地上升或下降的壓力都不會很顯著。

高善文表示,自下而上來看,在食品領域以及能源價格層面,可能正在醞釀一些上漲壓力,外圍流動性的寬鬆會使這種壓力進一步放大,短期內可能給通脹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樣的風險當然不能排除,但是在經濟總體偏涼的背景下,這些壓力不見得立馬就爆發出來。目前安信證券傾向性的看法是,通脹在當前水平附近維持穩定是偏大概率事件,繼續大幅下降或卷土重來的可能性都偏小。

外圍流動性泛濫,大宗商品等資源性行業會否迎來盈利見底?高善文認為,外圍貨幣寬鬆對全球金屬市場,包括石油價格應該說還是有一些刺激作用,比如可能會使得半年甚至一年內資源價格波動的平臺有一個抬升。即使此期間全球經濟基本面沒有明顯好轉,價格波動平臺的抬升對資源性行業盈利的改善也是有利的。

高善文表示,倘若接下來全球經濟基本面能夠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出現一輪明顯的好轉,那么相關資源品行業的盈利改善空間會更大。


資料來源:鉅亨網
标签: 房地產
评论: 0 | 引用: 0 | 阅读: 1013